一家制造企业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家公司工艺技术和制造流程的积累,当这种积累体现在工业软件上的时候,就成为这家公司无可替代的核心财富,无论技术人员怎样更替,都能持续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中国制造业:景气2017》系列报道之企业走访
一家制造企业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家公司工艺技术和制造流程的积累,当这种积累体现在工业软件上的时候,就成为这家公司无可替代的核心财富,无论技术人员怎样更替,都能持续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工具之一,工业云和物联网的搭建在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工业软件也成为了传统制造企业和新兴互联网企业逐鹿的战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密集走访了位于北京的数家从事工业云和物联网搭建的企业,从曾长期服务军工核电的索为技术,到脱胎于中国机械制造标杆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每家企业对于这一新兴行业都有自己的思考。
正如树根互联副总裁黄路川所说,与大众互联网的“屌丝经济”完全不同,工业互联网走的完全是高价值路线。同时,作为中国公司与境外公司基本同时开始发力的工业软件领域,将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弯道超车。
“一家制造企业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家公司工艺技术和制造流程的积累,当这种积累体现在工业软件上的时候,就成为这家公司无可替代的核心财富,无论技术人员怎样更替,都能持续制造出优质的产品。”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同样看到全球已经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公司,还有来自海外的工业巨头——西门子和GE。不满足于只做一家制造企业的他们,今年来频繁在软件领域出手,打造自己的工业平台——Mindsphere和Predix。
2016年以来,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会同有关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支持相关主体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国产工业优秀软件的对接会,以更好地发挥软件产业对制造强国建设的支撑作用。
不过,作为刚刚起步的国产工业软件业,在未来漫长的竞争道路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业仿真系统
在走访过程中,无论何种背景的公司都向记者坦承,工艺和流程数据的积累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李义章告诉记者,在这方面国外不乏行业巨头树立了标杆,例如波音公司在客机研制过程中使用了7000多种软件,依靠软件将设计方法和设计知识存储下来,“即便工程师走了,飞机一样可以造出来。”
作为离散类工业品类最为齐全的国家之一,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智力资产,如何将这类资产有效转化为技术资产,则是国内目前亟待提高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