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西安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官网!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新闻详情
紧抓智能化机遇,力促企业转型升级
来源: | 作者:gongchengzhuangbei | 发布时间: 2017-11-09 | 10611 次浏览 | 分享到:

积极应对智能化发展趋势

虽然智能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正在进入快速普及阶段,全球一些领先制造业企业开始行动起来,力图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智能化革命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应对得当,中国企业有可能借助智能化革命提升在新产业生态中的影响力。为此,我们要提前准备,积极应对,为企业的智能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在经济发展史上并不鲜见,但智能化发展的速度尤其迅猛,社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就业结构的顺畅转变。如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在未来5年开始商用,未来10年基本成熟、20年大量普及,中国上千万专职司机面临转岗的压力。广东、浙江等省已经形成机器换人的热潮,据浙江省统计,2012-2015年,全省机器换人减少普通用工约195万人。花旗银行和牛津大学预测,未来流程化的工作都可能被智能设备代替,中国77%的工作都有被智能设备代替的可能。同时,智能化也将产生新的劳动需求,主要是复杂技能和创造性的工作岗位。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从事设计、软件、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快速增长,如通用电气、博世、西门子等,都正在将软件业务作为当前发展的重点。要应对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需要加大人力资源转型的投资。要高度重视智能化对就业结构的重大影响,提前做好人力资源转型的规划。以此为基础,加快调整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结构,大力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多种渠道培养智能化急需的人才,帮助失业人员转变工作技能。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智能化对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球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连接数达到2.43亿,同比增长29%,M2M连接数占移动连接数的比例从2013年的2.8%提高到2014年的3.3%,预计未来增速还会继续加快。商业智能(BI了Intelligence)预计到2018年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将超过PC、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存量的总和。为了继续支持智能设备的发展,首先要加快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包括新一代通信网络、云计算中心等,其中应重点规划好下一代移动通信的部署,特别要解决频率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力争在全球率先实现商用。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物联网标准的建设,重点依靠产学研合作的产业联盟,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重点应用领域标准研制,在全球技术标准竞争中形成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