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轨道审批重启,地铁建设热潮再起。杭州、重庆、广州、南京、石家庄、乌鲁木齐等多个城市正加快地铁工程建设,一些早先获批的项目也于近日开工。同时,西安、厦门、武汉、徐州等地的后期轨道建设规划正在国家发改委审批之中,部分有望于近期获得通过。
基于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目前海尔定制全周期只有30天,是业内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入库率高达69%。“我们已经不是家电制造商,而是基于物联网的服务提供方,致力于和用户一起定制更加智慧、便捷、舒适的生活。” 海尔COSMOPlat大规模定制总经理王晓虎说。
对标国际是方向
从“保底线”到“拉高线”,标准引领品质革命
国际市场是检验品质革命成果的“试金石”。中国产品走向国际,首先就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 “品质革命的主角是企业,作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帮助企业做好对标工作、找准差距是一种正向引导。”贾福兴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际标准的转化率(即国际标准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国内标准采纳的比例)整体已达85.47%。与国际标准相比,我国部分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处于跟跑状态;较大部分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水平基本一致,处于并跑状态;还有部分标准领先于国际标准水平,处于领跑状态,如烟花爆竹、丝绸、中医药、家用电器、高铁、民用核电、网络通信、特高压交流输电等领域。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介绍,到2020年,我国重点装备制造业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将达到90%以上,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
今年,国家标准委将继续开展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对标工作,“我们力争通过3年时间,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一类产品一类产品地开展企业实施标准与先进标准的比对分析,找到差距,开展达标行动。”田世宏说。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标准常常是妥协的产物,更多起到‘保底线’的作用,龙头企业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才能真正‘拉高线’。”陆燕荪说,我国的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刚刚展开,行业协会责任重大,希望我国的团体标准也能多点开花,拥有真正的市场影响力。
除了标准引导,品质革命还需要投入真金白银,政府的保驾护航必不可少。“由于办证等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许多企业不得不降低必要的成本投入,产品质量也随之降低。”陆燕荪说,这些无形的束缚将影响企业进行品质革命的热情以及最终的效果。他表示,政府部门应做好政策和制度环境的有效供给,特别是要完善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严打假冒伪劣,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为企业进行品质革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